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发布者: 金融教指委秘书处 2011-09-29 17:05 阅读: 1672

简介:

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教指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承办的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首届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工作会议于2011年6月17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学位办张尧学主任、李军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教授,金融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教授,全国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全国首批84家金融硕士培养单位负责人,部分金融机构及媒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作为承办单位负责人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袁卫常务副校长代表金融教指委秘书处所在学校,热烈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对教指委秘书处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将在人财物各方面尽可能提供支持和保障,希望金融专业学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保证质量。
  国务院学位办张尧学主任强调,金融教指委作为最高的咨询、指导专家团队,担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各培养单位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领导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他希望金融教指委厘清思路,尽快制定相关参考规范,总结成功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开展金融专业学位博士试点。
  金融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教授结合一行三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围绕金融业界的需求与金融人才培养两方面作了重要发言。吴晓灵主任委员强调:要充分重视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金融人才,大力开发金融业急需人才,统筹推进各类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人才队伍要从四个类型加以重点建设:金融管理部门人才、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金融人才。金融院校办学中要有自己的科学定位,结合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抓住时代机遇,把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好。

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教授作了大会报告。他指出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树立品牌意识。他强调:全球和中国的经济金融背景迫切需要一批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金融专业硕士肩负时代重任;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理念是知行合一、中西融合;使命是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支撑;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金融专业硕士应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四种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国际意识,构建这四种能力的要素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核心是沟通能力)、管理风险的能力、在东西方两个平台自由行走的能力;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际能力训练相结合、课程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院派师资与实践型师资相结合、基础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相结合、一般标准与培养单位特色相结合。

金融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庄毓敏教授在大会工作报告中介绍了金融教指委成立的背景、主要任务及工作规则、秘书处的工作办法及职责、秘书处财务管理制度,对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了说明,通报了2011年金融教指委的工作要点。

大会之后,参会人员分组围绕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的金融机构代表从金融人才需求方的角度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吴晓灵主任委员最后做大会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基本达到了“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树立品牌意识”的目标;再次强调了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不断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探索合理的入学模式,教指委在培养模式的基础标准方面多做工作,证券业协会和银行业协会要肩负起连接业界和学界桥梁的重任。

下午5点,大会圆满闭幕,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此次会议起到了沟通思想、促成共识的重要作用,为下一步全面推进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